「风途科技」是专注于 校园气象站、超声波气象站、农业气象站 的研发、生产、直销厂家。txt地图  xml地图

校园气象站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

玉米棉铃虫测报仪,加强田间防控

发布时期:2025-01-07 16:28:41 作者: 农业气象站  来源:超声波气象站   人气:24

玉米棉铃虫,学名 Helicoverpa armigera,隶属鳞翅目夜蛾科,是玉米等农作物的重大害虫。

从形态看,成虫体长 14 - 18 毫米,翅展 30 - 38 毫米,体色多为灰褐色或黄褐色,前翅有显眼的环形纹、肾形纹及褐色楔形纹,后翅淡褐至黄白色。幼虫危害最大,体色多样,老熟时体长 30 - 42 毫米,体表多刺,两侧有白色气门线,头部黄色带褐斑。卵呈半球形,初白后黄,有纵横隆起线。

其生活习性方面,繁殖力强,一年 3 - 7 代。成虫夜间交配、产卵,雌虫能产 100 - 2000 粒,多产于玉米叶片、苞叶、花丝处。幼虫多食性,除玉米外还祸害棉花、番茄等作物,啃食玉米叶片、雄穗、花丝、籽粒,从啃食叶肉留表皮的小斑点,到咬成缺刻甚至吃光叶片,严重影响玉米生长、授粉与收成。成虫昼伏夜出,白天躲在暗处,傍晚活动,有趋光、趋化性,幼虫白天藏在植株隐蔽处,夜晚出动。

它遍布世界温带、热带地区。该如何防治呢?首先是合理密植、清理杂草残株,如玉米收后处理秸秆,能降虫口密度;再者可以使用氯虫・高氯氟等农药喷雾,不过要注意规范用药防残留污染。

此外,还需要做好虫情测报工作。它能助我们提前掌握棉铃虫动态,以便精准施策。

那么如何监测虫情呢?

田间调查不可或缺,卵量调查需定期在玉米田用五点取样法,选代表性田块,每周查玉米植株叶片、苞叶、花丝等部位卵量,算出平均卵量,超每株 5 - 10 粒阈值就得留意。幼虫调查与之同步,依龄期查看对应部位,统计比例,低龄幼虫占比高且达每百株 10 - 15 头防治指标,需及时防治。

当然,人工太麻烦,可以使用专业仪器——玉米棉铃虫测报仪FT-YM5。

利用趋光性诱杀害虫,从播种起每日记录诱捕成虫数,数量骤增持续 3 - 5 天,约 1 - 2 周后是幼虫危害高峰,要加强田间防控。

基于测报的防范措施有提前预警,建立预警系统,依数据用多渠道向农户发预警,含虫期、危害、防治建议等。组织培训,教农户识别虫态与防治技巧。精准防治也很重要,防治时机选在低龄幼虫期最佳,此时对药剂敏感且未入隐蔽部位,天气适宜就喷雾。防治方法要组合,虫口低优先生物防治如放赤眼蜂,高时生物、化学结合,再辅以农业防治清理杂草残株,减少棉铃虫滋生地。

推荐阅读:小麦条锈病监测仪基础款介绍

棉铃虫.jpg

本文地址://m.myfuturist.com/3022.html
Baidu
map